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體育」標籤的文章

隱藏版的Jordan Rule

NBA漫長的歷史裡面,修改了很多次規則,畢竟籃球在最剛開始發展的時候,規則和現在也有許多不同,在籃球越來越受歡迎的發展進程當中,規則的修改大都是為了讓比賽更平衡而發動的,也就是說,有可能當時有會影響平衡的「角色」存在。 在1987年11月4日的紐約時報裡面提到 "Challenges for Jordan: New League Rule and New Role" Jordn的挑戰:新的聯盟規則及新角色

【世界因公衛實力(防疫)看見台灣職業運動】

https://www.sportsv.net/articles/73459 本來的文章我留在這裡,在運動視界是還有加料的~ 這次的疫情,台灣因為相對防疫做得很不錯,讓很多事情還能夠在防疫條件下進行,包含運動項目的一些最高等級賽事,CPBL、SBL、HBL、JHBL……。 一些比較次級的,大部分則停掉了,如國高中的乙組,不過這不是這次的主題。

女生接觸籃球的機會多還少?

從開始工作後(2008年後),有次以前大學系籃的學妹說道:「進社會後可以一起打球的女生很少耶…」 我從那一刻起,才開始思考女生的接觸運動(籃球)機會,當時也創立了女籃社團,也才更進一步的了解到女生打球一些困擾。

體育賽事停辦,該不該?談兩難處境

COVID-19(武漢肺炎 / 新型冠狀病毒 / 冠狀病毒2019)的疫情從中國開始蔓延,這四個月,我們從新聞媒體上得知,已經散佈全世界,現在沒有疫情的地方反而讓人覺得訝異。   在爆發之初,一些大型活動與賽事還能進行,當時台灣只禁了幾個爆發疫情的國家,並且還沒有那麼多感染來源不明的國內病例。   到現在這個階段,台灣已376例,死亡5例邁進,我們已經不讓外國人進來,但仍接受本國人從世界各地回來,一個清明連假,台灣的疫情不嚴重反而成為大家敢去景點大批聚集的因素。   世界呢?已經突破140萬例,平均5.7%的死亡率。

《現在來看LeBron James VS Michael Jordan 到35歲時的表現?》

圖源:sportingnews.com 最近看了伸哥比較LeBron James VS Michael Jordan的比較,然後說他認為老詹35 VS 老喬35 (1998)是更優的一方。

體育協會有改革嗎?談「排黑條款」的作用與體改現況

  我常常在想,為什麼體育在臺灣一直沒辦法穩定的成長,總是養不出屬於臺灣的體育文化。   我們籃球場林立,四處都是運動中心、健身房,每個學校都有不錯的運動場館。   每年數十億至百來億的體育預算。  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?